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克强总理回答中外记者共17个提问,其中经济类8个;当回答第一财经记者关于创新创业的问题时,总理的回答无疑又将“双创”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增加经济新活力,创新倒逼改革
早在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就提出要打造创新创业和传统产业(公共产品服务)“双引擎”,为中国经济发展添加新动力。因此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改革,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是对生产要素结构的改革,如果将亿万中华儿女的智慧激发出来,所带来的产出将是巨大的。正如“30多年前,因为承包制政策的实施,调动了亿万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也因为允许人口流动,亿万农民工进城,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
二、创新不分年龄,创业无论先后
新一届政府力推简政放权,所推商事制度改革就是为了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激发市场活力,用政府的减法,换市场的乘法。无论是退休的妇孺,还是高校毕业生,也许他们受教育程度不同,创新创业的方式有别,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只要甘于付出,勇于进取,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正所谓,“高手在民间,破茧就可以出蚕”。
三、发挥看得见的手,为创业清障搭台
我们简政放权,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不办了。庸政懒政,即是尸位素餐,不作为。政府鼓励创新创业,增加市场活力,但初创企业经营困难,各方面成本较高,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行证照合一;要清障还要搭台,提供更多租金低廉的创业空间,给创业插上翅膀;还要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来吸引更多的种子基金;还要进一步减税降费,让这些企业轻装前进”。
此外,总理还回答了关于网购的问题,说到,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极大地带动了就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创新创业有了新的机遇。“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绝不是喊喊口号,而是经济发展的新方法,拉动就业的新渠道,收入分配的新方式。“国家的繁荣在于人民创造力的发挥,经济的活力也来自就业、创业和消费的多样性。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