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回娘家 正月十五回娘家吉利吗

时间:2025-05-15 08:32:00 来源:百朝网

每到正月十五,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煮着圆滚滚的汤圆,这本该是团团圆圆的好日子,可总有些出嫁的姑娘心里犯嘀咕——这元宵节到底能不能回娘家?小时候跟着爸妈看花灯的记忆还热乎着,如今自己嫁作他人妇,站在阳台上望着月亮,总想带着孩子回趟娘家吃碗热乎的芝麻汤圆。可村里老人总念叨着"正月十五回娘家,来年公公要生病",这话让人心里直打鼓。

翻翻老黄历,各地的讲究还真五花八门。河南老表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十五回门举家不团圆",东北大婶又讲"新媳妇要躲灯,正月十四就得往亲戚家跑"。可转头问问江浙的朋友,人家反倒觉得元宵回娘家是传统,女婿提着八宝盒上门才叫体面。这南北区别大得就像甜咸汤圆之争,叫人摸不着头脑。听说有个北京姑娘去年不信邪,硬是带着老公孩子回娘家过十五,结果老丈人乐呵呵地给外孙包了个大红包,压根没提什么忌讳。

要说这些老讲究的来头,还得倒回百十年前。那时候讲究"三从四德",新媳妇嫁进门就是婆家的人连过年都要在婆家灶台前忙活。老辈人怕姑娘总往娘家跑,婆家面子上挂不住,就编出"躲灯"的说法。山东某些地方还流传着"正月十五摸娘家门环,来年要守寡三年"的吓人话,其实细想想,这不就是变着法儿让新媳妇安心在婆家过日子?就像现在有些小夫妻为了过年回谁家拌嘴,古人早把这套玩明白了。

现在年轻人可不信这套,高铁飞机这么方便,元宵节三天假足够两边跑。去年认识个四川妹子,婆家在陕西,娘家在广东,人家小两口干脆把双方父母都接到海南过十五。四位老人围坐着包汤圆,老丈人和公公喝着椰子汁下象棋,那画面比什么老讲究都温馨。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婆家特别在意这些老规矩,咱们也不必硬碰硬,提前说开商量着来,毕竟家和万事兴嘛。

正月十五回娘家

说到底,正月十五能不能回娘家这事儿,就像汤圆馅该不该放肉——有人觉得传统不可破,有人就爱创新尝鲜。重要的是别让老规矩伤了和气,也别让新观念闹得鸡飞狗跳。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小两口年前就跟两边老人打好招呼,婆家过十四,娘家过十六,中间十五正好约着闺蜜看灯会。这元宵节过得,既顾全了老传统,又成全了新团圆,两全其美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