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面是哪个节气 立冬后面几个节气到立春
北风一起,树梢上的叶子打着旋儿往下落,街边的糖炒栗子摊飘出甜香,羽绒服和围巾开始频繁出现在街头。这时候总有人掰着手指头算日子——立冬一过接下来的节气到底是怎么排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能见到雪?啥时候才能盼到春暖花开?
立冬后的第一个节气是小雪,这时候的天气像极了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地在秋与冬之间摇摆。清晨推开窗户,能看见草叶上凝着细碎的白霜,西北风刮在脸上像钝刀子割肉,但正午太阳一出来,又让人恍惚觉得秋天还没走远。老我们常说“小雪地封严”,北方这时候土地开始冻结,南方虽不见雪,可阴雨天的寒气能钻进骨头缝里。农我们最懂这个时令,江淮地区忙着给冬小麦追肥,江南水乡的晚稻刚收完,田埂上已经整整齐齐码着准备过冬的稻草垛。
等到了大雪节气,才算真正有了冬天的样子。这时候黑龙江的江面能跑冰橇,华北平原的菜农忙着给大棚加盖草帘,就连岭南地区也会在清晨呵出白气。节气歌里“大雪河封住”说得实在,黄河中下游的凌汛监测站开始24小时值班,长江流域的柑橘树上挂起了防冻膜。有趣的是这个节气虽然叫“大雪”,但雪量未必最大,反倒是昼夜温差能达到15℃以上晾在阳台的衬衫上午还滴着水,傍晚就能冻成硬邦邦的“冰衬衫”。
冬至作为转折点最是特别,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全年最短的白昼。北方家家户户的饺子锅里腾起热气,南方人端着汤圆碗看月历——从这天开始要数九了。农谚说“冬至压麦田,来年籽粒圆”,黄淮海平原的麦苗盖着薄雪酣睡,东北的黑土地正在积雪下蓄力。这时候去哈尔滨能看到冰雕师傅在松花江上取冰,而广东人正忙着腌腊味,家家阳台挂着的腊肠在北风中轻轻摇晃,空气里都是醇厚的酒香。
小寒大寒这对“冷兄弟”接踵而至时年味儿就浓了。小寒节气北方普遍进入-15℃低温,泼水成冰的实验***又开始在朋友圈刷屏,南方的湿冷魔法攻击达到巅峰,空调外机结的冰溜子能有三尺长。菜市场的摊位上白菜土豆换成耐储的当家,火锅店的生意火爆到要排队。但别以为这时候万物沉寂,塑料大棚里的草莓正红得诱人云南的早春茶已经开始萌动,就连东北的温室里,黄瓜秧都爬上了架。
当大寒遇上腊八,空气里粥香混着爆竹的硝烟味,我们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置办年货,却已经开始留心日历上的立春日期。从立冬到立春,五个节气串起的不仅是气候变化的密码,更是我国人顺应天时的生存智慧。超市里悄然上架的青团提醒着我们,当柳条儿泛起鹅黄时新一轮的节气轮回又要开始了。那些蛰伏在冬日里的生机,正在冻土之下悄然萌动,等待惊蛰时分的春雷。